close
「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讀書心得
現在好像除了教科書之外,其他不管賣什麼書都一定要有一堆的名人寫推薦、寫導讀,似乎越多名人推薦的就越是好書,也似乎非要有專家導讀我們才讀得懂,這種現象有點像我們的教育現況,迷信專家,迷信數據,迷信理論。台灣至今除了孔子的「有教無類」之外,主要的教育論述都是將國外學者的研究搬到台灣來,東一點西一點的,然而國外的東西雖好,仍與本土的現實環境有相當的差距,弄得有點四不像。我認為說到底還是沒有自信的緣故。我們汲汲營營要證明自己,急著「與世界接軌」,忙不迭地丟掉自己傳統的東西好「吸收新知」,這是文化焦慮造成的,文化焦慮使我們不敢「做自己」,使我們一看到那個國家好像不錯,就要思考「XX能,為什麼台灣不能」,而那些所謂的「不錯」也只是符合我們的價值的某些評比罷了。在我看來,這就像不斷忙著把手中的東西丟掉而去學習別人的動作,結果手中永遠沒有東西可以呈現。
其實如果教育的文化可以像飲食文化一樣這麼有自信,我們就成功了。台灣這麼小,卻可以產生豐富多樣的食材,而各種食材在不同的廚師思維下,創造出這麼令人驚艷、絕妙的飲食形態,從而塑造出台灣獨有的飲食文化,這不只是兼容並蓄,更是化為自己的養分,成為自己的特色。這是我們的驕傲。希望有朝一日,台灣的教育也能這麼多元,對原住民的孩子、新住民的孩子、城市的孩子、小鎮的孩子、鄉下的孩子、山上的孩子、海邊的孩子…都能有豐富的教育方式和資源,為台灣培養出獨特又多元的人力資源。
本書的第一章是「孩子為什麼從學習中逃走」,日本每日新聞社從1995年開始,每年都針對一萬多名小學四年級以上、高中三年級以下的學生進行「學校閱讀調查」,現在有60%的日本國中生一個月讀不到一本書,到了高中三年級,70%以上的學生一個月讀書本數為零,也就是說,國中生和高中生幾乎不閱讀了。另有東京都生活文化局每三年所實施的「大都市兒童的生活價值觀調查」中,觀察國中二年級生的生活實況調查結果,1992年有20%的學生在家學習的時間回答為零(以上摘錄自p.40)。
對於調查的方式我們並不清楚,一份調查的結果應當有更深入的分析與敘述,例如:「現在」是指哪一年?之前的結果如何?每年下降比例(如果下降的話)?讀的書是課外書還是參考書?各次調查的學生課外補習時間有沒有增加或減少?使用網路的時間?等等,這些都是解讀調查結果的時候應當仔細說明的。此外,大都市兒童的實況調查結果僅列出1992年的,其餘從缺,而今年已是2012年,20年前的數字現在是否依舊為真?如能詳列,細細分析這些數字的現象,告訴讀者他如何根據這些調查結果下了這樣的標題:「孩子從學習中逃跑」,我相信會更有說服力。 
 
佐藤先生認為東亞各國教育的共同特徵是「急速的教育現代化」,包含「壓縮的現代化」、「競爭的教育」、「與工業主義的親近」、「中央集權的官僚主義」、「激烈的國家主義」、以及「教育公共性的未成熟」等六大特徵,當社會轉型為「後工業主義社會」(又稱為「知識社會」)後,「壓縮的現代化」的破綻就顯出來了:青年勞動市場瓦解,自1980年代以來,英國柴契爾夫人與美國雷根總統與布希總統相繼提出新保守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教育改革,日本很快就跟進,並在2002年將國中小的教育內容削減三成,這些是日本文部科學省為了「拯救孩子脫離考試的弊害」而有的作為,進行「從偏重學力轉為重視個性操守」的改革,結果是開始補習的年齡層越來越低,考試競爭越來越激烈,補習班相關產業蒸蒸日上
,結果就是孩子們從學習中逃走。
換言之,佐藤先生並不認為削減教育內容、降低學習難度的做法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也不認為這些做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點在後面的篇章中會有更多的說明。這是令我耳目一新的看法。一般而言,當學生不理解我上課的內容時,我會降低難度到學生可以懂的程度然後再教一次,但佐藤先生認為這算是「勉強」而非學習,所以提倡學習的新定義:透過與事物的相遇與對話來構築世界,透過與他人的相遇與對話來構築
同伴,並透過與自己的對話來構築自我,來實施三位一體「關係與意義不斷編織」的永續過程。
這個定義相當理想化,若沒有後續的卅年現場實務經驗,我一定會覺得又是一個愛做夢的學者!但他堅定地實行,在現場觀察,發現問題並與現場的老師們一同解決問題,就將他的理想定義實現出來了。令人敬重的不是他的理論,而是他把自己提出的辦法像傻瓜一樣持續實行卅年,他的話之所以有份量,也就在於這卅年。
第二章比較詳細地說明了能力分組的不合時宜,以及協同學習的有效進行方式。但他只以2000年的PISA的測驗結果來當作「分流教育」的失敗是有待商榷的,以芬蘭為例,它的教育表現亮眼,並不只是廢止分流教育就可以達到的。芬蘭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小的國家,在一九九四年失業率
接近20%,為了解決經濟危機,大膽將資源挹注在教育上:在教育預算的範圍內大幅放寬授課內容及師資培育的限制,並授權給地方學校,擴大教
師的教學自由,推動創新的教育改革(沒有標準答案的教育),並將師資培育由大學轉到研究所,大學畢業的教師群中每十人選一人到教育研究所
進行培訓,並且規定在住宅的五公里內必須設立學校,因此小學的規模都很小,國中與高中合併設置,全校人數大約一百至二百人。從一九九四年
到現在過了將近廿年,漸漸顯出芬蘭教育的成功。
佐藤先生把芬蘭的成功、甚至2000年那一次PISA的測驗結果前八名的國家(為何只到前八名?當然是因為日本在第八名阿!),都歸功於這些國家已經廢止、或大力推動廢止分流教育。我想這一點應是見仁見智。能力分組也好,協同學習也好,都只是諸多教學或學習方式的其中一種,也
不會是失敗或成功的唯一原因。若能力分組的方法是把學習比較落後的學生編在一班,這些學生當然會被貼上標籤,在風氣不好的學校甚至可能遭
到辱罵,被說成是垃圾、白癡等等,在這樣的班級裡,誰還能保有學習的樂趣與熱忱來好好學習呢?若把這些學生集中在一個學校,那就更糟了,
去讀那個學校的學生會被其他學校的看不起,甚至連老師也會覺得低人一等,這樣怎麼可能有高品質的學習呢?以目前台灣的學校教育內容,若要
實施能力分組,就會發生這樣的狀況:有些孩子不管怎麼分都是在學習最落後的組,久而久之就會變成被貼標籤的一群,只會讓他們更想從教室逃
跑,但對於前段的學生,能力分組確實有助於他們的學習(這是佐藤先生比較不願意探討的),這實在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至於「協同學習」,在於建構互相學習的關係,而互相學習又建立在互相聆聽的基礎上。佐藤先生認為,當老師問問題時,學生搶著發言,這樣的學習是貧乏的,因為這些都是獨角戲,必須聆聽他人的談話才能接受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消化其思考方式並內化成自己的思考,這樣才能深化學習。這甚至不是「會的同學教不會的同學」,而是真正的「互相學習」,是平等雙向的關係,因此老師要幫助學生的是養成低學力的孩子向同學詢問的習慣,並且張開耳朵聆聽、連結各種意見,減少個人意見的發言。
此外當進行「協同學習」時,若學生相當熱烈地討論,思考的深度往往較低,這時老師應提高課題的挑戰與困難度,讓小組的討論能深化,往往能帶給學生伸展跳躍的學習成效。佐藤先生強調不是優秀的教落後的,而是「弱者」的互助,他舉的例子就是英文程度一強一弱,個性一弱一強,才能剛好互補

1.反思式學習-自省能力的培養不容易,但並非不可行。教師須先具備自省能力,才能事先認真準備教材,課程進行中才能細心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下課後並能針對課堂進行作一番審視與修正;對學生而言,因為教師的自我實踐反思,以身教作為學生學習標竿,引導學生自省,自然就比
較能讓學生信服,同時,也希望能讓學生以分享的方式,將自己反思後的想法提出一起討論,讓教師能引導學生正確觀念。
2.自我學習,自我思考-自主學習-有了反思的能力之後,師生自然瞭解自己所需的知識與學習動力,進而能發展出未來目標及學習進路,主動
學習,在避免學習低落方面相當重要。這在個人本學年度的科學教育計畫進行中,深深體會到學生在不被看好的學習項目中,提起高度興趣,追著
指導老師問問題,休息時間及午餐時間都不願離開座位,繼續尋求問題解決方法,這就是我們想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
上述兩個重點,的確需要協同學習,但是同樣的,也需要相當多的時間與包容,協同學習者和引導者,都必須具備相當大的同理心與包容力,更需要時間來引領,這需要從小培養、從師資培育時期加強訓練、在教學現場上有良好的輔導機制。最重要的是,學校領導者本身須具備明辨是非、反思與自主學習能力才行。
裡面提到現在的教育環境一直把學生分成一小部份的「勝利組」及大部份的「失敗組」。對多數孩子而言,學校已經變成體驗失敗與挫折的場所。這句話對曾經就讀國中非前段班的我,感受特別深刻,有些孩子學習成績低落,並非全部是不認真造成,有時教學進度過快,或是學生腦筋未開竅,而且有時老師為了較為優秀的幾位同學,不得不放棄成績較差的幾位。
每年學測後,學校總會宣揚,今年考上第一志願學生數有多少人,而這些人就是小部份的「勝利組」,背後隱藏著的卻是被犧牲掉的大部份的「失敗組」。現在教育部努力推動的十二年國教,反對聲浪之大,當然除了配套措施沒做好的疑慮之外,在對於廢除明星學校的反對聲浪這部份,為的就是20%的精英分子。當我們反思其他80%學生時,對十二年國教的抗拒或許會變得比較少了。
前二章到此告一段落,我認為佐藤先生可以說是相當固執地強調「協同學習」的優點及效果,且不間斷地實行卅年,所以他怎麼說都是對的,因為沒有人以其他方式進行同樣長的時間並把結果加以比較。這是實務勝於理論最好的教材。台灣的教育到底要怎樣改革?很難說,但交換教師也許是可行的辦法。例如跟芬蘭或日本(或兩國)訂合約,逐年派遣若干交換教師到芬蘭見習,每次一~二年,為期三年、五年、十年均可,長期下來,會有很多的老師有心得有想法,回台灣也比較知道怎麼做比較適合。教育是長遠之計,只是我們常想速成,東學西學,總是少了點什麼。希望我們能一起把這少了的什麼拼湊出來。
我覺得提供多元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學生的學習,無論是講述式教學或分組教學,或使用多媒體,或進行特別活動,或帶去作實驗,應當視學生的需要、單元的內容和教學進度等情況交互使用。每種教學法都有優缺點,僅僅使用一種容易出現疲態,學習效果會受影響。教室開放是這本書的另一個重點,讓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完全呈現在「外人」(其他老師、家長、來參訪的校外人士等等)面前,需要很大的勇氣,而無論是濱之鄉小學、金透小學還是岳陽中學,日本的經驗是一面倒地好,我相信過程中不是沒有問題,而是他們不氣餒,想方設法把問題解決後繼續實行,日積月累效果就呈現出來了。這是我覺得最感動的地方。仔細想想,很多學生跟老師在課堂上起衝突,若有外人在場,這些事也許就不那麼容易發生,老師會受平衡,學生也會受約束,雙方各蒙益處,教得好不好是其次,將封閉校園內的教室逐漸打開才是重點。
我的磚頭丟完了,請大家盡量把自己的寶玉拋上來吧!謝謝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dunlibr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