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齊邦媛
出版社: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09年,603頁
二、內容簡介
一部反映中國近代苦難的家族記憶史
一部過渡新舊時代衝突的女性奮鬥史
一部台灣文學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紀
一部用生命書寫壯闊幽微的天籟詩篇
巨流河,位於中國東北地區,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被稱為遼寧百姓的「母親河」。南濱渤海與黃海,西南與內蒙內陸河、河北海灤河流域相鄰,北與松花江流域相連。這條河古代稱句驪河,現在稱遼河,清代稱巨流河。影響中國命運的「巨流河之役」,發生在民國十四年,當地淳樸百姓們仍沿用著清代巨流河之名。
本書的記述,從長城外的「巨流河」開始,到台灣南端恆春的「啞口海」結束.........
作者齊邦媛的父親齊世英──民國初年的留德熱血青年,九一八事變前的東北維新派,畢生憾恨圍繞著巨流河功敗垂成的一戰,渡不過的巨流像現實中的嚴寒,外交和革新思想皆困凍於此,從此開始了東北終至波及整個中國的近代苦難。
作者的一生,正是整個二十世紀顛沛流離的縮影。
本書嘔心瀝血四年完成,作者以邃密通透、深情至性、字字珠璣的筆力,記述縱貫百年、橫跨兩岸的大時代故事。獻給──所有為國家獻身的人。
三、推薦的原因
在中日關係的歷史中,整整百年,千絲萬縷的愛、恨、情、仇,當從何處說起?
回應時代暴虐和歷史無常的最好方法,就是以文學書寫超越政治成敗的人與事。
當您克服對於閱讀大步頭書磚的恐懼而開啟第一頁時,就會不自主的進入作者的生命故事,進入大時代的歷史迴廊,久久不能自已。
四、動人心弦的段落
1. P37他堅定的相信,只有真正的知識與合理的教育才能潛移默化拯救積弱的中國,而不是激動熱情的群眾運動。不擇手段只達目的的階級革命,留下的社會、文化問題需要更多的理性解決才能彌補。
2. P86這是人類的生命,宇宙的靈魂,也更是我們基督徒靈糧的倉庫,願永生的上帝,永遠愛你,永遠的與你同在,祝福妳那可愛的前途光明,使你永遠活在快樂的園裡。…在那一天之前,沒有任何人用「可愛的前途」對我病弱磨難的生命有過如此的祝福。
3. P131覃子豪<金色面具>詩句:「如此悲傷,如此愉悅,如此獨特」。
4. P325「溫暖」,在東北人心裡是個重要的因素,那是個天氣嚴寒、人心火熱的地方,也是個為義氣肯去拋頭顱灑熱血的地方。
5. P354方東美先生曾說:「學生是心靈的後裔」,對我而言,教書從來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種傳遞。
6. P434時間老人最後還是公平的……學者不能太急於自售,致為時代風氣捲去,變成吸塵器中的灰塵。
7. P465極權政府的三句標語:「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愚昧即力量」。
8. P527我們對台灣文學的共同態度是奉獻,是感情,是在「你愛不愛台灣」成為政治口號之前。
9. P555民主政治是一種思想,它的根源在於承認每個人的尊嚴、價值及不可讓渡的權力。
10. P583聖經‧舊約‧傳道書〈Ecclesiastes〉第三章第一節至第十五節: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 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11. P584張大飛的一生,在我心中,如同一朵曇花,在最黑暗的夜裡綻放,迅速闔上,落地。那般燦爛潔淨,那般無以言說的高貴。
12. P588啞口海,海灣湛藍,靜美,據說風浪到此音消聲滅。
五、芹樺的感想
什麼樣的文學作品可以流傳千古呢?我想,這本書絕對足以成為不朽的經典。
感動的地方太多,值得低迴玩味的段落更多。
作者一生堅持東北人的風骨氣度,受命主編薹灣國民中學第一套部定本國文教科書時,能力抗「政治正確」的高壓,冒著進「保安大飯店」的危險,決心編一本「符合義務教育理念的國文」,選入不少台灣當代文學,著實令人讚佩。
與張大飛的初戀感情綿長,貫穿全篇,既浪漫又感傷。總覺得那個時代的愛才是永恆,才是純粹,才是完全。
齊世英教育子女做人就要有個人的樣子,南開中學的老師說:「不好好做人,就會被淘汰。」那個時代的教育觀就是要人堂堂正正的,而現代的教育呢?若不擺脫升學桎梏,教育的方向就會變調。
歷經壯闊的生命經驗,對於歷史存有溫情和敬意。作者並不聲嘶力竭的陳述家國遭遇的苦痛,以清透而溫厚的眼光回顧一生。是讓我最感動的地方。由巨流河到啞口海的文學意象更是豐厚。
希望台灣能早日跳脫藍綠對抗,蓄積能量向上提升,方不負曾為這塊土地犧牲奉獻的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