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閱讀的十個幸福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853192。
 
第一部:知識的誕生
第二部:閱讀的強迫必要性
第三部:書與人的距離
第四部:關於閱讀的十大權利
 
前言
從什麼時候開始「閱讀」變成一股壓力、甚至是一場惡夢?
你上一次自己主動「想」要讀一本書,是什麼時候?
你曾經有過「愉快」的閱讀經驗嗎?
或者,你閱讀的背後總是伴隨著「老師規定」?
作者重大的宣示了讀者的權利~閱讀應當是自由、愉快、而且個人的!
不必追求排行榜、不必一定是經典、不要有壓力、不要有時間表,
只因喜愛閱讀而閱讀!
 
當讀書變成升學教育的手段時,閱讀便成為你我心中痛苦的回憶。
讓我們回歸文字最單純的面貌,不帶任何評斷的眼光,找回第一次愛上閱讀的滿足與悸動!
無論大人或小孩,都應該享受的10個閱讀幸福與權利:
1 我們有權不讀書
2 我們有權跳頁閱讀
3 我們有權不讀完整本書
4 我們有權一讀再讀
5 我們有權什麼書都讀
6 我們有權進行包法利主義的閱讀
7 我們有權在任何場所閱讀
8 我們有權隨手抓本書的閱讀
9 我們有權大聲朗讀 
10 我們有權保持沉默的閱讀
帶領我們重拾對書本的愛戀,使閱讀成為我們願意一生相隨的享受!
 
  本書內容相當生活化,娓娓道來每個人都可能經歷過的閱讀與教育過程,帶出「閱讀」在人一生中所造成的深遠影響與變化。更歸納提出10個閱讀時應具備的權利,有助於大人或小孩進入閱讀世界,培養自身多元閱讀樂趣。作者認為,不應該將閱讀的樂趣,扼殺於充滿目的性的升學教育中。只要單純地投入,享受書中每個角色人物與劇情,閱讀便不再是件令人痛苦的苦差事。
 
作者簡介
丹尼爾.貝納(Daniel Pennac
  生於1944年12月1日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加,是四兄弟中最小的一位。父親為軍官,全家隨著父親過軍旅生活,駐守過非洲、亞洲、歐洲等地。作者說到父親,就會想起讀書的樂趣:「對我而言,閱讀的樂趣會聯想到父親坐在煙霧繚繞的書堆中,等著我們靠過去,一起看書,而我們兄弟都會這麼做。」
  貝納當時唸寄宿學校,每隔一段時間才會回家跟家人相聚。然而,他也是在這段慘綠少年時期,愛上了閱讀。他說:「偷偷看小說的樂趣,宛如人生的叛逆。」
  喜愛文字的才能,引領他當上法文老師,1969 ~ 1975年之間,先在國中教書,後來轉到高中任教。第一本小說,他批判國家的兵役問題,探討大家眼中的平等、男子氣及成熟話題;1979年他到巴西住了兩年,這段經歷後來寫成一部小說。
  之後,貝納陸續寫作,不僅以大人的世界為主軸創作,也架構學校的世界、孩子氣的主角,最後還與其他藝術家合作出版攝影集及漫畫,天馬行空發揮他的多才多藝。
譯者簡介
里維
  法國巴黎第五大學語言教學碩士,長年旅居法國,對法國文學藝術極度熱愛,擔任過法國巴黎法亞外語教學中心教師。返回台灣後,曾於出版社擔任法文編輯及法文版權部工作。
 
 
名人推薦
  面對一個跟你說他不愛看書的孩子,你只能用一個最好的方法:叫他坐在你的前面,舒舒服服地躺在椅子上,然後你拿起書本,大聲地唸給你的孩子聽!──《文學月刊》
  這本書的功能,就如同一把能將錮禁想像之門打開的萬能閱讀鑰匙。孩子先開始聽故事、再學會寫字、最後則是學會閱讀;但為什麼閱讀的樂趣比不上聽故事的樂趣呢?因為閱讀變成了一種義務的開始,而唯有讓義務解除,重新分享,才能重拾聽故事般的幸福。──《星期日報》
  過去丹尼爾.貝納是一位寫青少年偵探小說的能手,而如今他更上一層樓,藉著本書告訴所有人關於閱讀的樂趣。身為老師的他認為,只有孩童的世界是最真實的,每當他在上課鐘響起走進課堂時,他感覺到自己好像又將從一個虛假的世界,走進一個完全真實的世界。──《ELLE 雜誌》
  若想要孩子喜歡念書,貝納呼籲大人們,要先去除閱讀給予大家的神聖性、文化包袱,不要著重在文法、字句練習上,要還給它原本即有的娛樂性。──《費加洛雜誌》
  貝納接受訪問時說,這本書與其說是反省大眾閱讀態度的書,不如說是一本試圖想與書本重修舊好的獨白小說。當父母說到:「我的小孩不愛念書」時,其實他們關心的不是閱讀這件事,而是擔心孩子將來的社會地位。──《文學雜誌》
  翻開這本書時,請不要有必須看完它的壓力。作者丹尼爾.貝納不是教你怎麼讀書,而是準備要告訴你關於「讀書人的十大權利」。──《觀察家雜誌》
 
  很少有東西能像書本一樣,沉浸在其中,讓人有種絕對的獨占感。落到人們的手上之後,這些書便成了人們的奴隸,而奴隸卻從未想過要獲得解放。書本能忍受人們對它最壞的對待,及最溫柔的愛撫、或最難以忍受的暴力。
像是人們喜歡折起多不勝數的書頁(喔!多殘忍,每次總會看到書頁被折起!「但要這樣,我才知道讀到第幾頁啊!」)。除了人們把手上的咖啡放在你這本書的封面上之外,還有那些刺人的光暈,那些食物的油漬……人們甚至也在你身上到處留下了指印,而且當人們閱讀時,也是用同樣這隻手指,來填塞煙斗裡的煙草。
然而,最後那些書本的命運,卻如死鳥般散落在床底下,一堆堆地散棄於閣樓的倉庫裡。這些可憐的童年讀物已經沒有人會再讀它了,它們被放逐在沒有人會再去的鄉下小屋,或是廉價賣給河岸邊的奴隸書商販子。雖然人們可能對書忍受了一切,但是看看別人虐待書的方式,卻讓自己感到好難過。

閱讀讓書成為我們的一部分
不久之前,有人就親眼看見一位讀者自信滿滿地開著車,然後把一本巨大的書從車窗裡丟了出來。他應該花了不少錢買這本書,但是對這本書的批判方式卻是如此強而有力,這本書可能讓他非常失望。
另一則更悲慘的例子則是:阿爾貝.多摩拉維亞及艾爾莎.摩蘭特,曾非常害怕地躲在牧羊人小屋裡好幾個月,只為了保護《聖經》及《卡拉瑪助夫兄弟們》這兩本書。可是二個人在內急時,卻一直找不到衛生紙,最後只好考慮在這兩本偉大的著作中,選出哪一本可拿來當衛生紙用?如果必須這麼殘酷的話,一次選擇就是一個生命中的抉擇,那他們所選擇的,就是其中一本即將死亡的靈魂。
當人們讀完一本書,它就屬於我們的了。正如孩子們所說的:「這是我的書。」書本所敘述的,也就是成為我們自己內在的一部分。
閱讀就像談一場戀愛 
要怎麼騰出讀書的時間?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而誰沒有這樣的問題呢?
 當人們會捫心自問這樣的問題時,表示他們從未真正做到過。因為,仔細想想,其實沒有一個人有時間看書!小孩、青少年、甚至大人都沒有。因為忙碌的生命對閱讀而言,彷彿一種永恆的束縛。
「閱讀?我很喜歡。但是工作、小孩、房貸等等麻煩事,都讓我抽不出時間。」「我是多麼想跟你一樣有時間閱讀!」
怎麼能苛求一個離婚的可憐女人,在工作之餘還要買菜、帶小孩、開車、和三個情夫談戀愛、看牙齒、下個星期搬家……像她這樣拚命追逐單身自由樂趣的人,會找時間來看書嗎?
閱讀的時間總是悄悄地飛走。飛走了什麼?這可說是讓一個人活著的義務給飛走了。無疑地,這就是為什麼巴黎地鐵可說是世界最大的公共流動圖書館。因為在地鐵車廂內閱讀的時間,有如戀愛時間一樣寶貴,也可增加「活著」的時間。
假如人們面對戀愛有如面對閱讀計畫表的心情,誰有時間談戀愛呢?然而,卻從來沒聽過,戀人會沒有談戀愛的時間嗎?
回歸最單純的閱讀幸福 
閱讀不需要許多時間的刻意安排,而它只要像談場戀愛一樣,隨興之所至即可。 問題不在於知道你是否有閱讀的時間(再者,沒有人可以給你時間),而是在於你是否自願去享受當一個讀者的簡單幸福。
唯一能夠和閱讀扯上關係的情況就是:絕對、絕對不求任何回報。別在書本相關知識的外圍構築高牆,別問細微的問題,別給小小的作業,別在讀過的章節中擅加任何字眼,別作任何價值判斷,別解釋單字,別分析文章。最重要是,絕對禁止尋找任何附加價值。
簡簡單單地讀吧!相信你張開眼睛所看到的文字,相信搖頭晃腦時的陶醉,相信人生問題的產生,而且還會衍生出另外一連串的其它問題。
不要對書本深感不快,只因它不能馬上學以致用。
請老師們讀讀小說,給那些自認為不愛讀書的學生聽眾聽吧!沒有任何重要的課程,是不需要費心教學的。
有一天,當這些青少年和書本連結上了,他們便會主動追尋小說跟作者之間的路線,作者的出身背景,從閱讀過程中體會到更深沉的感覺。
當所有的一切探究皆完全明瞭之後,學生們便會對洶湧而至的問題,表現出當仁不讓的等待。
快樂閱讀小祕訣
1 看著書本而睡著,甚至也是閱讀過程中一種絕佳的樂趣。
2 小說中真正的樂趣,源自於發現一段心領神會的互動關係:在作者和「我」之間。孤獨的文字,讓「我」被書中沉默孤寂的聲音所招喚,使文章能重新復活。
3 閱讀,目光最終該放在書上。書本一拿到手上,讀書人擁有的第一個權利,就是靜心潛讀。
4書本所敘述的,也就是成為我們自己內在的一部分。
5借書是一種所有權的轉移,是一種心靈物質的傳遞。

 

閱讀的十個幸福
2009年7月25日於七七讀書會例會中,討論郝明義作品:越讀者/網路與書出版。跨越閱讀的七道階梯,分享「閱讀的十個幸福」。
閱讀的十個幸福之一:為生存而讀
1. 實用閱讀
2. 文憑學位
3. 尋求人生目標
4. 思索生存方式
閱讀的十個幸福之二:為教養而讀
1. 有常識、有學問、有氣質
2. 社會定位、社會貢獻
3. 工作意義、人生價值
閱讀的十個幸福之三:為樂趣而讀
盡情去享受閱讀的樂趣,興趣就是閱讀的最大動力,是唯一可以走得更久更遠的力量。
1. 休閒、興趣
2. 享受、娛樂
3. 消遣、殺時間
閱讀的十個幸福之四:無所為而讀
1. 想像力
2. 好奇心
3. 思想需求
4. 反璞歸真
閱讀的十個幸福之五:博覽群書
1.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杜甫
2. 三上:馬上、廁上、枕上,皆可閱讀。~ 北宋:歐陽修
3. 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也。~ 三國:董遇
4. 選取真正有價值的書,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有恆久價值的經典作品。
5. 別過度選擇,才有擦撞出火花的機會,可能讀到一本改變人生的好書。
閱讀的十個幸福之六:讀破一本書
胡適說:「多讀書,然後可以專讀一本書。」
1. 把選取的好書,經過咀嚼、理解、思索、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創造力。
2. 不必讀太多書,但每一本都要以熱情來讀。如此,你將會比那些匢圇吞棗的人,顯得更為飽覽群書。~ 奧罕 ¶ 帕慕克:黑色之書
閱讀的十個幸福之七:典藏閱讀品味
唯有經常閱讀,才能讓培養廣泛而多樣化的閱讀習慣,發掘閱讀的品味。
要有目的性的閱讀,自我性的閱讀,自我潛修,觸及思想,成就自己的風格與精神世界。
1. 培養廣泛而多樣化的閱讀習慣。
2. 去發掘、積累自己的閱讀品味。
3. 成就自己知識領域與精神風格。
閱讀的十個幸福之八:閱讀的期望
1. 閱讀能夠使我們學會思考,思索、考慮文學背後深意的層面。
2. 文學能賦予我們想像的空間,閱讀時可以化身為千萬種不同的人物。
3. 廣度的閱讀:閱讀不同的類別、內容、文體、媒體的讀物。
4. 深度的閱讀:有計畫的選擇有品質的讀物,並分享個人觀點。
閱讀的十個幸福之九:閱讀的真知
1. 不論你閱讀何其多,不去實行,就不能知。
2. 從現在起該做甚麼,以自己的經驗為原點,以閱讀的體驗相呼應,慢慢向外擴展自己關心的領域。
3. 不只是拓展視野,而是展開行動。不只是閱讀的軌跡,而是走過的道路,體驗還是得親身經歷過才算數。行動中有智慧,是在書本裡頭學不到的。
閱讀的十個幸福之十:閱讀十大權利
我們相信在書的世界裡,你可以像像書的主人,享受您的權利。你也可以任意的進進出出就像在「閱讀的十個幸福」,這本書中作者丹尼爾 貝納所主張的閱讀十大權利:
1. 不讀書的權利。
2. 跳頁閱讀的權利。
3. 不讀完整本書的權利。
4. 一讀再讀權利。
5. 什麼都可讀的權利。
6. 浪漫幻想的權利。
7. 到處都可閱讀的權利。
8. 攀爬瀏覽書頁的權利。
9. 大聲朗讀的權利。
10.保持默的權利。
 

後語:
什麼可以改變命運?
什麼可以影響一生?
  書,可以增添美好童年的豐富色彩。
  書,可以解答慘綠少年的迷惑徬徨。
  書,可以加強馳騁職場的專業能力。
  書,可以安定突遭變局的困頓心情。
  書,可以陪伴風簷夕照的無限美好。
  如果你尚未領略閱讀的迷人之處,何不就從這一本開始?
  王浩威說,閱讀救了他一命
  吳寶春說,閱讀改變他的一生
  王俠軍為工作夥伴讀原本不看的書,林秀偉為舞蹈看很多很多其他的書,
  李欣頻一天可以看五本書,蔡穎卿一本書可以看五遍以上……
  不同的閱讀,相同的快樂,追尋種種閱讀的軌跡,找到自己的閱讀方向。
 
 
Ps.
1.書本與好酒不同,不會自己發酵變得香陳。它只能等在書架上,等人們自覺「夠成熟」,才會再一次打開書本。
2.包法利主義是指那些對現狀不滿足,對自己有著不切實際的浪漫幻想,想進入另一種想像中以外的不同人生,扮演著虛幻不實的角色。
3.什麼書都讀-所有讀者的鑑賞品味全出自於自然天性的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dunlibr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